首页 > 金职新闻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度工作总结

来源: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作者:时间:2021-03-29浏览:1560设置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020工作总结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双高”建设艰巨任务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在省教育厅、金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牢固树立“窗口”意识,全面启动“双高”建设,积极谋划“十四五”发展,团结全校师生共同谋发展、解难题、创环境、树高峰,圆满实现了 “两手抓、两战赢”的既定目标,书写了学校办学历程中新的篇章。

一、党建引领,构建创新发展“新格局”

(一)一以贯之推进政治理论武装。一是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践行党的政治路线,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抓好党风廉政、意识形态、选人用人的主体责任,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议5次,增强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信。二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制定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施办法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实施办法,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要窗口、职业教育以及疫情防控等重要论述,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8次、党委夜学12次,全校累计各类学习900余次,教职工集中理论学习达到40学时。

(二)一以贯之抓实细基层党建。一是聚焦“双创工程”推进基层党建创新。制定出台学校基层党建“五星双强”工作实施意见,新增好用的足球竞彩app作为党委领导下院长负责制试点单位,推进集党建、思政、团建、文化为一体的公寓党建示范带建设。二是严格党员发展教育管理。优化完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办法,出台党员整治立规创优行动“六条举措”,扩大学生党员占比达3%;加强对高知教师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充分发挥党员师生在抗击疫情与复产复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获评市优秀共产党员2名,市级“战疫先锋”团队1个。三是建强党务干部队伍。完成基层党组织换届,配齐二级学院党委专职副书记,建立专职组织员队伍,实现 “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实现全覆盖;入选第五届全省高校“最受师生喜爱的书记”1名,获评国家“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四是提升党建研究和实践帮扶。立项省高职党建研究会课题11项,其中重点课题3项;依托专业优势,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乡村设计、危房检测、特色农业、农村电商等技术指导和送医送教送法,积极结对帮扶赤松镇北山口村和沙畈乡青草村。

(三)一以贯之深化干部队伍选育。是全心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对标省委市委“两个15%”的年轻干部配备目标,加强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分层分类建立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库,全年选派5名优秀年轻干部挂职锻炼。第七轮干部聘任后校中层及科职干部平均年龄分别下降2.12.2岁。是全面开展干部教育管理。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组织全校110余名中层干部、170余名科职干部、130余名党务干部分批进行集中学习培训;认真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认定,全面摸排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兼职情况,并按要求签订承诺书;创新退出现职中层干部担任督导员、指导员机制,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

(四)一以贯之构筑宣传舆论环境。一是提升文化建设高度。组织开展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高峰论坛,制定《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更新学校宣传片,制作校园文创产品,开展校园“新十景”评选,举办“金湖诗会”“一二·九”歌咏比赛、“青春别样红”2020届毕业典礼等文化主题活动12项,入选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高职唯一)。二是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建设“六个一”制度,校党委专题研究2次,完成校园安全稳定隐患排查和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报告2份,及时关注并化解舆情;全面摸排和登记网站(126个)、微信微博(27个)和微信群、QQ群、讨论组(1066个),组织网络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三是构筑“大宣传”格局。全年国家级媒体报道147篇、省媒164篇、30篇报道荣登“学习强国”平台,策划系列抗疫新闻专题传递金职声音,获评“2019年度浙江省高校新媒体综合力十强”。

(五)一以贯之压紧压实廉政责任。一是落实监督责任。常态化对学校“三重一大”事项的集体研究、决策执行等开展监督检查,推动建立学校“双高”建设“五个一、五张表”工作机制,下发校园疫情防控督查通报11期、推动问题整改100余项。二是巩固廉政教育。开展“严纪律、守规矩、强作风”廉政警示教育活动,纪委书记为全校科职以上干部上廉政党课,组织72名新进教职员工和130名新提任干部赴清廉金华教育基地实地接受警示教育,继续落实重要节日的廉政短信提醒。三是保持高压态势。设立二级纪委,制定二级纪委暂行办法;修订党风廉政建设年度考核办法,推进科职及以上干部履责制度“本岗化”全覆盖,有效构建“四责协同”机制。四是强化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一案一执行”“一案四运用”,全年接收上级转办交办及自收信访举报17件,给予7人批评教育,责令书面检查4人,责令1家党委书面检查,全校通报批评8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人,其中1人党内警告处分、1人政纪警告处分、1人政纪记过处分。五是推进校内巡察。制定校内巡察工作“模块化”操作手册,持续修订完善《巡察组工作规则》《巡察组职责》等规章制度;建立巡察工作人才库,选配优秀党员干部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巡察综合能力;启动校内巡察工作两轮,巡察二级单位3家。

二、锚定目标,打好双高建设“攻坚战”

(一)“双高”推进机制扎实。经过多方争取,金华市政府于20205月出台《关于推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若干意见》,明确落实双高专项经费、上浮绩效工资比例、拔高人才引进待遇、统筹区域中高职资源等10条硬核举措。学校成立“双高”建设领导小组,组建10个重点改革项目攻坚专班,创新 “五个一、五张表”工作推进机制,以优异成立通过省重点校验收;积极贯彻《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制定落实提质培优实施方案,总结提炼阶段性成果,报送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优秀典型案例4个,校领导多次在全国性会议推介学校“双高”建设举措与经验;完善教育督导体系,积极申报政府质量奖。

(二)“以群建院”顺利落地。进一步聚焦专业集群发展和优势特色发展,集聚办学资源,形成“4222”的十大专业群体系综合考量专业发展基础、双高建设要求和专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将专业按优先支持等级分为ABCD四类,作为专业建设投入、招生指标分配、专业分类考核、高端人才引进、教师职称评聘等的参考依据;按照ABC三档分层分类推进实施“双培”计划,编制重点专业年度建设任务书17个,进一步凝炼形成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

(三)“三教”改革持续发力。开展“三引领、三融合”的技术技能拔尖型人才培养改革,重点实施“五个一百”教学创新计划和“五个一批”新技术课程群建设计划,培育各类课程、案例、课题和教学项目200余项;获批国家级认定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19门,认定数量并列全国第二、全省第一;立项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24部,立项数排名全国第四;认定省级新形态教材4种,省“互联网+教学”优秀案例特等奖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获奖数全省第一;获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比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3项,并列全国第一;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一等奖获奖数和获奖总数均位列全省第一;教学工作及业绩考核连续第五年位居全省第一;新增“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23项,全年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30个,涉及专业38个。

(四)产教融合不断深化。扎实开展“532”产教融合高端平台建设,打造产教利益共同体。智能化精密制造产教综合体探索形成“3+1+N”新形态,校企共建的浙江京飞航空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年产50万件航空部件制造项目”顺利投产,航空维修培训中心成为华东区第一家具有四个类别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培训的机构;浙江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入选首批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浙中生物医药产教综合体获批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人工智能产教综合体获批产教融合“五个一批”省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基于人工智能产教综合体的华为 ICT 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等4个项目备案成为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三、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点”

(一)思政教育教学有新体系。围绕培基铸魂,重构学校思政教育教学体系。组织开展“共抗疫情、爱国力行”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举办党委书记上“开学第一课”、书记校长云上有约、书记校长有访、思政星课堂等系列活动;出台“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年培育“三全育人”校级品牌19个,入选省级“三全育人”典型案例5个;实施劳动修身计划,开发劳动素养课程1门、“劳动+”融合课程2门,组织开展劳动主题文化活动3项,成立劳育工作室1个,建成校内劳动教育基地1个。

(三)综合素养培育有新提升。组建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等各类青年志愿者服务队35支,全年开展志愿服务800余次,累计人数5.17万人次,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获国家级荣誉7项;组织“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活动参与人数高34.2万人次采用“三级二阶”工作机制,升级“青马工程”,做实青年学生干部培训和党员发展对象培训;依托学院、专业特色开展各类品牌活动300余场,立项省新苗计划17项、优化精简社团43个,实现校园活动精品化。

(四)学生管理服务有新举措。多渠道扩大招生宣传,提高生源质量,全年招收13个省份的新生7765人;浙江省普通类二段线以上录取比例达99%55个招生专业中49个专业的投档分数位列全省第一;全年录取本科新生336人、报到329人,本科层次办学形成一定规模。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完成学生公寓楼悦享空间第一期建设,继续深化打造鹿田书院、红砖家园、阿郎居里、飞鹰之家等公寓文化品牌建设;开展“心育”队伍分层分类梯队化建设,组织相关培训6000余人次,编制《大学生朋辈互助员手册》,开展心理大普查,全面推进心理育人工作;精准实施资助育人工程,建立“校院班”三级资助工作队伍,完善资助工作制度,1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1人获浙江省国家奖学金特别评选推荐奖;加强国防教育,全年应征入伍194人,退伍复学130人。

(五)就业创业服务有新合力。围绕就业工作关键节点靶向发力,升级一站式就业云服务平台,打造“四全”网格化就业帮扶体系,举办综合性线上招聘活动2场、线下校招20场、宣讲会近100场、企业直播间带岗活动,累计精准推送岗位24100个, 2020届毕业生(7143名)初次就业率97.21%,高于全省同类院校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高校平均值16个百分点,在省级创新创业、职业生涯规划比赛中获奖30多项,综合成绩位列全省第一。承担教育部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帮一”行动、省教育厅就业指导线上公开课等任务,作为高职唯一代表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布点监测工作视频会议做典型发言。优化四级创业实践平台,丽泽空间成功备案国家级众创空间,金湖创客汇入选金华市科技孵化器,“珍姐工作室”获省级青年文明号;全年入驻校内创业平台项目67项,孵化工商企业38家,创业实践平台年营业额达1.4亿元,1个创业案例获浙江省就业创业典型案例。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成为浙江省首个获金奖的高职院校;获全国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2项,总分及获奖数均列全国高职院校第一。

四、谋今思远,筑牢人才队伍“压舱石”

(一)着眼“双师”,深化师资人才引育。一是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育。制定精英人才引进计划,全职引进博士6名,柔性引进7名;全年招聘硕士以上人员55名,辅导员和实验员19名;取得博士学位4人,现有培养在读博士32名;顺利完成2020年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评聘正高17人、副高26人、中级41人。二是推进“双师素质”提升。开展学校首批“首席技师”遴选工作,入选57人,认定“双师双能”教师560人;全年结题“访工访学”项目43个,其中2个项目分获省高职高专访工校企合作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获批2021年访工访学47人次。三是推进教师发展平台建设。构建“中心—基地—团队”教师发展平台建设格局,分层推进重点项目培训,分类开发校本特色培训;先后与11家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与浙师大马院共同成立“思政课教师研学基地”建设;实施9个校级培育团队的建设,开展教师发展活动450余场,累计参与人数超15000人次;在“全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2020版)”中位列第三,继续领跑省内高职。

(二)着力“双标”,深化制度体系改革。一是人事管理制度提标准。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十大模块的人事制度体系,优化人才引进、考核考勤、职级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流程制度,提升人事制度的系统性、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设岗管理职责定标尺。细化岗位分类和职责梳理,构建岗位职责分类分级指标体系,完成机构优化设置,凸显教学组织功能,增强教师团队合力;顺利完成学校第七轮聘任工作及12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聘期考核。

五、精准对接,画好服务发展“同心圆”

(一)科研成果奖项亮点频现。承办浙江省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协会高职科研工作分会成立大会暨浙江省高职院校技术创新与协同发展研讨会,组织省部级科研项目学术交流会1场;全年立项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6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哲社规项目8项,创近十年新高;立项市科技项目39项,其中重大项目4项,实现零的突破。积极推进区域产学研合作,强化研究成果转化,获评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省农作物收获装备技术实验室获批省重点实验室;获批市级社科智库3个、市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7个、市级社科培育智库4个。全年共获得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44件,较上年增长24.5%;累计横向科研到款1169.62万元,连续5年超千万元。

(二)职教智库建设成果丰硕。围绕院校发展如何服务国家中心工作开展专题研究,5篇对策建议被光明日报内参采纳,2篇获国务院副总理批示;承担教育部职成司委托的相关研究12项,参与教育部“提质培优三年行动计划”方案设计、省级“双高”院校评选与建设方案设计等工作;完成《浙江省高职教育发展报告2019》《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报告》的策划与撰写,主办“职教沙龙”10期,承办“中国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论坛”的分论坛活动,行业话语权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三)区域社会服务形式多样。紧密对接区域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需求,与开发区建立全天候、全领域、全方位的合作关系,与武义县政府合作共建全域协同创新中心着力在学前教育、中药学、跨境电商等专业开展深入精准的合作帮扶磐安职教中心;与婺城区、开发区等地共建社区学院7所、企业学院3所,与市应急管理局共同成立“金华市应急管理学院”,退役军人学院与乡村振兴学院建设稳步推进;探索开发教育培训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终身学习”平台,开发职业院校类、乡村振兴类、职业技术类等7个项目群,开发培训课程微视频150个,全年开展社会培训10.68万人·次。

(四)国际教育合作拓疆提质。一是打造国际高端合作平台。成功加入职教院校联盟WFCP,入选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非经贸合作职教产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及中非(南)职业教育合作联盟理事单位,完成中德职业教育合作试点项目申报。二是做优两所国际学院。推进中新怀卡托国际学院示范建设,筹建师资联合培训中心和科研学术平台,引进优质课程20门,开发教学视频61个、双语课程标准6个,制作双语教学视频49个;推进卢旺达穆桑泽国际学院建设,完成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电子商务2个专业前期调研,研制专业教学标准提交卢旺达教育部国家认证;开发 “三新”标准4个、数字化资源课程3门,建设在线课程7门,开展技能培训236人次;援建ICT、华为认证等实验实训室5个;与华为卢旺达子公司等多家企业达成共建鲁班工坊、联合招生与技能培训协议。三是做强“留学金职”品牌。开设全英文课程3门、双语课程4门;全年累计培养留学生236人,其中学历类留学生95人次,留学生获涉农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学生职业技能作品竞赛二等奖。四是做实国际化交流培训。开展国(境)外专家系列学术讲座18场,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2场,研制医护类人才培养方案及实训室建设标准6个;参与承办金华市中非经贸论坛,开发中资企业海外员工各类培训包3个、题库3套、案例50个,开展走出去企业培训讲座5场参与人数超万人。

六、务实作风,突显校域治理“新亮点”

(一)疫情防控有效度。一是精心组织开学复课。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题研究疫情防控及开学复课事宜20余次,出台工作预案及有关制度30余项;充分运用信息化平台保障疫情期间的教育教学,889名教师开设网络课程973门,教学班开课率达到88.7%二是精准掌握师生动态。自主开发“金职调查”微信小程序,动态分类采集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出行轨迹,精确掌握师生健康状况,建立“人盯人”动态监测机制,确保健康摸排不留死角、不漏一人;留学生也积极参与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抗疫事迹受到“学习强国”等关注报道。三是精密落实应急处置。设置桃李8号楼为校园集中居家观察点,抽调校内医护人员组成专业防控力量,开通应急专线2条,实行医护人员24小时常态化值守,确保应急处置规范高效。四是精细提供后勤保障。累计筹备口罩超10万个、额温仪200余支、水银三角棒体温计3万支、84消毒液4800公斤;推行分餐制、盒饭制,定期对食堂、教室等场所进行全面消杀。

(二)民主治校有广度。组织召开学校六届四次双代会,扎实做好提案答复与办理;成立学校妇女联合会,引领、联系和服务妇女。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主题演讲比赛,评选岗位建功先进,获评省“最美教师”1人、省“三育人”先进集体1个、先进个人2人、市“家庭事业兼顾型”先进个人1人。联合行业协会组织开展丰富的教职工文体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超2万人次,营造了幸福和谐、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

(三)后勤保卫有温度。一是深化后勤机构改革。整合后勤力量,健全后勤管理制度,理顺管理体系;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累计投入60余万元新建垃圾房20间,发放垃圾桶5000余只;坚持节约型管理,实施光盘行动,获评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完成校园绿化提档改造工程,有序推进校园总体规划布局调整;完成附属医院项建书与可研报告编制,完成学士苑9#学生公寓改建项目审批,完成智能化精密制造实训中心(二期工程)和校友文化园一期工程项目验收二是落实平安建设提升年。梳理完善校园安全制度,落实联动应急机制,顺利通过省高校“等级平安校园”考评复核;严格落实校园管控要求,进一步提升校园技防设施建设及消防器材、消控设施投入,联合公安系统开展反欺诈、反邪教、禁毒等各类宣传活动22次,疫情防控和应急演练12场次,确保校园平安稳定。

(五)内部治理有力度。全面开展制度“废改立”工作,梳理和制修订学校规章制度200余项;继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开发校务服务线上办事近200项;完成学校机构调整设置,优化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部门学院联动考核机制;创新设置“专业群带头人”岗位,探索专业群治理新模式;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做好重大项目跟踪审计及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推进京华教育集团及其参股企业改革,进一步规范校属实体运行;持续优化房产资源配置,规范招标采购管理,全年完成采购立项504项,涉及金额1.78亿元。

回望2020年,学校克服新冠疫情肺炎带来的影响,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交出了满意答卷。面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步入深水区和“双高”建设赛道的新比拼,我们清晰地看到机遇中蕴藏着挑战、协同中充满着竞争,学校在一些关键领域的改革成效还有待进一步凸显, “双高”建设还有待进一步落实落细,校内外资源整合还有待进一步强化。

展望2021年,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擘画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十四五”发展蓝图,把好“双高建设”大方向,唱响“多元培养”主旋律,树立“内涵建设”风向标,打造 “传承创新”生力军,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力争以更加扎实的工作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建设,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责任编辑:)
[关闭页面] [打印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