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职新闻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度工作总结

来源: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作者:时间:2020-07-08浏览:1261设置

2019年,学校领导班子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在省教育厅和金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提升办学治校水平。学校成功入选国家“双高计划”A档建设院校,成为入围全国高职“服务贡献、育人成效、国际影响力、教学资源、实习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全部7个“50强”的唯一院校,谱写了学校办学历程中又一崭新篇章。

一、固本强基,高标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一是坚持学深悟透,抓好理论学习。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党委班子夜学、专题学习研讨、支部学习等形式,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理论精髓,跟进开展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全校上下累计开展各类学习900余次,组织校院两级党课123场。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抓好调查研究。学校成立主题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部署重点工作;班子成员带队,深入一线开展“调研解难题、深化三服务”活动,累计梳理各类问题350个,开展走访调研160场次,形成调研报告87份,解决民生实事问题49件。三是坚持刀刃向内,抓好深刻检视。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对照”“四个找一找”要求,全校征集各类意见建议244条,并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双高”创建中心工作等,从主观上、思想上进行深刻检视,累计为民办实事1112件,党员开展志愿服务累计7459人次。四是坚持真改实改,抓好整改落实。校院两级班子通过集体研判、专项督办,对前期查摆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逐一明确整改清单和责任清单,累计开展督查5次,形成督查报告4期;共完成各类整改事项92个。

(二)深入打造基层党建堡垒。一是聚力党委领导班子建设。按照高校党政同步换届工作程序和要求,组织召开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校党委领导班子和校纪委领导班子,进一步增强新时期发展的领导力量二是聚力基层党建制度落实。出台二级学院党委会制度,修订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严格执行二级学院党委、党支部书记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制度,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强化对“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为重点情况的督查,实现党内生活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三是聚力党建示范阵地打造。以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为重点,引导全校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师范学院党委、医学院护理党支部分别入选首批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覆盖率从52%提升到94%;拓展“党建+”工作模式,重点围绕“党建+教学、党建+学生管理、党建+专业建设”,实施党建创新(重点)项目17项。四是聚力党建研究成果培育。依托学校党建思政教育研究会,党建理论研究水平不断提升,共有17项课题被列为2019省高职党建研究会课题,其中重点课题5项,同时立项校级课题25项。

(三)深入落实党风廉政责任。一是优化全面从严治党机制。根据上级要求,建立巡察制度,成立党委巡察办,对学校各级党组织开展巡察监督。进一步建立健全“一体化”履责机制,建立党委全面从严治党季度分析会、班子成员分管(联系)工作例会等制度,实施纪委委员“一对一”协助党委委员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和纪委书记约谈中层正职工作机制,不断巩固履责制度全链覆盖。二是强化廉政廉洁教育。通过开展“七个一”廉政教育系列活动、编发《常用纪律规矩手册》、发送节日廉政短讯等方式,增强教职工廉洁自律意识;召开全校中层以上干部警示教育大会、组织党员干部赴警示教育基地接受现场教育、组织各单位观看警示教育片、汇编《高校廉政案例精选》,提高警示教育效果。三是深化纠风治腐成效。继续巩固深化“三清理一规范”工作成果,持续开展“小微权力清理”,共清理出有权无制、有制不严、严而不行的问题280余个;完成近五年违规“三公”经费“清零”工作,追缴11.19万元;协助上级完成函询1起、问询2起,直接受理或上级转办举报信访8件,党纪处分8人,并责令书面检查5起。

二、彰显魅力,高水平推动“三全育人”工作

(一)立德树人更加扎实。持续深化思政课程改革,按生师比要求配齐思政教师;全面推开“课程思政”建设,完成“课程思政”试点课程的年度考核验收工作。紧密结合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和团日活动1800余次,参与学生7.2万人次;不断完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长效机制,培养青马骨干2400余人次;扎实推进“三全育人”,实施“灿烂星光”反哺行动、““一带一路””阿郎行精准资助,商务学院李志燕获“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学校资助工作室“小明培养基”获省资助文化品牌“精品项目”;积极拓展心理危机预防和心理健康教育载体,完成8200余名新生心理健康普查;重视国防教育,组建退役复学学生“青春尖兵”团队,创新军训教学新模式;组织开展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组建实践团队72支,足迹遍布全国13个省、67个县市区,服务群众2.2万余人次,获评国家级荣誉7项,获评全国百强学生社团和最具影响力社团3个,软件173团支部获评“浙江省高校十佳风采团支部”,师范学院团委荣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继续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负责市区12个路口文明劝导工作,参与师生达4300余人次,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

(二)校园文化更加繁荣。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分“学、思、践、悟”四个篇章,先后开展“万人合唱,青春护旗”2019新生开学典礼、“我爱你中国·献给祖国的声音”第二届金湖诗会、“一万公里的公益飞行”图书漂流等文化活100余项。积极打造“十大育人体系”,遴选校级育人文化、工作品牌20个;获“我和我的祖国”全省高校教职工快闪活动特等奖,“小书柜”传播“大思想”项目入选第二届全国高校宣传工作创新示范案例,“孕育教学创新‘四四’主题教研活动”项目荣获省高校教职工文化品牌。继续深化“一二·九”歌咏比赛、“青春飞扬 书香两岸”浙台大学生文化交流活动、“诵读经典 传承文化”“一院一品”等经典品牌活动,传递青春奋斗和家国情怀。《最是书香能致远——与留学生谱写““一带一路””的故事》获评中国图书馆学会2018 年全民阅读推广优秀项目,成为全国院校高职唯一受表彰项目。

(三)宣传影响更加广泛。大力营造浓厚的思政氛围,制作涵盖时代精神、传承文明、立德树人、浸润文化四个板块内容的精美灯箱132个,打造校园3600余米的宣传文化长廊,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发好金职声音、讲好金职故事,地市级以上媒体刊发好用的足球竞彩app新闻稿件322篇,其中国家级42篇、省级114篇,另有5篇荣登“学习强国”平台,并编印完成首期《100个金职故事》。筑牢新媒体网络宣传阵地,全年推送微刊软文255篇,阅读量达132万人次;发布微博3068条,阅读量达1298.85万人次;完成金职直播系统建设并投入使用,直播大型活动和重要会议15场次。学校获评2018年度浙江省高校新媒体综合力十强”和“20182019全国职业院校官微十强

(四)内部治理更加优化。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启动学校规章制度“废改立”和荣誉体系梳理完善工作,优化调整学校议事协调机构及其组成人员,扎实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将“四个自信”转化为学校办学的自觉自信。继续深化内部控制,扎实开展学校实物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促进学校资产规范管理;按照轮审制、全覆盖要求,积极开展学校财务常规审计工作;配合完成省审计厅对学校的驻点审计工作。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累计梳理完成各类校务服务事项202项、整合71项、投入开发131项,已上线使用服务70余项,其中财务审批业务已基本实现网上办理,极大方便了师生办事。

三、改革引路,高质量优化专业内涵建设

(一)提升专业群建设水平。不断完善“增、调、稳、退”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2019年调整专业1个、合并专业2个;划分ABC三档分层分类推进实施“双培”计划和“双优”计划,以优势特色建设为导向,并轨落实2个国家高水平专业群、6个重点校优势特色专业群、12个省优势特色专业和12个高水平专业等各级各类专业建设项目,进一步凝炼形成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根据“双高”建设规划,围绕以群建院,充分调研重构“4222”十大专业群布局的可行性,形成调研报告和调整建议方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学前教育2个专业群立项为国家“双高”计划的高水平专业群。

(二)提升教学改革成效。全面落实“职教20条”,率先开展“1+X”证书试点,获教育部立项9个,试点数量位居全省之首。深入探索“三贯通、四模式”的实施路径,推动新一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深化“三教”改革,推进学校“互联网+教学”实施方案,重点实施“五个一百”计划,培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1门、教学改革案例41个、示范课堂37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2项、新形态教材46种,学校获评“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校”。以项目载体推进校级培育建设,获批省级认定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推荐参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获批省级培育课程55门,培育数量居全省第一;立项建设省级第二批新形态教材20种,省级“十三五”教改项目12项;2个联合主持项目获2019年第二批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2个主持的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通过教育部项目验收。

(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落地实施“三引领、三融合”的技术技能拔尖型人才培养改革,组建“赛教融合”特色班19个,培育竞赛夺金项目25项,培养“金牌教练”19名。通过校、省、国三级竞赛机制,全年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210余项,学生参与覆盖面达80%。其中,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7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8项,获奖学生数64人,获奖项目总数和获奖总人数连续第四年荣登全国“双第一”。此外,承办省级以上各类职业院校技能大赛10项,并成功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集成电路开发及应用”赛项,扩大学校影响力。

(四)提升校企合作平台。深度挖掘并探索校企合作路径,4个项目获批“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积极对接打造产教融合高端平台,先后与全国电子商务行指委联合成立全国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职教集团,与世界500强华为公司共建华为ICT学院,与世界500强辉瑞制药合作成立“金职—辉瑞俱乐部”,浙江省现代农业职教集团被推荐为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共同促进各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此外,还与国内500强中天建设集团在人才培养、技能培训、协同创新等方面开展深度倡议合作,与金华市住建局共建金华市建筑产业研究院,与市中心医院签约共建临床护理学院,致力服务区域发展。

(五)提升产教融合能力。智能化精密制造实训中心获批浙江省高等学校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现已投入试运行;与今飞、西子航空合作组建浙江京飞航空制造有限公司的谈判已经完成,公司正在注册中;与上海九黎基金合作组建浙江星河金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民用航空器维修技术培训,有效推动企业与专业的深度融合;川抗所金华分所已落地运行,目前已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研究项目7个;学校与康恩贝制药、尖峰药业和华东医药合作建立的浙中生物医药产教综合体获评“浙江省高等学校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四、转化提升,高频度开展科研社会服务

(一)科研能力及成果转化有突破学校先后召开科学技术协会和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届代表大会,大力推动科技开发和社科研究工作。积极打造科技创新与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科技与产业“双向融合”的科研模式,新建诺贝尔奖获得者蒂姆·亨特院士合作站和中国科学院汪卫华院士专家工作站2019年,学校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6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立项数居全省高职院校首位、全国高职院校第二,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年共获得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96件,成功转让专利25项,转让到款12.52万元,专利成果转化数创历史新高;全校横向项目科研到款1162.3万元,其中专业性公司到款111.4万元、创新券到款139.8万元,连续四年突破千万元。

(二)智库建设及职教研究有成效学校聚力深化职业教育研究,决策咨询能力和水平得到认可。全年“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标准和评价办法研究”“职业院校质量考核办法的研制”教育部委托研究和委托方案设计任务10余项,7篇建议入编光明日报社决策内参,3篇获得国务院副总理批示;1篇入编《浙江社科要报》,并获得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高规格承办全国高职教育研究论坛,在《中国教育报》等权威期刊发表文章11篇,出版著作2部,不断增强行业内的影响力,提升话语权,智库建设初显成效。

(三)继续教育与社会服务有跃升。明确五大学院建设任务,聚焦转型发展、主动对外衔接,拓展高端培训、细化协调服务。严格规范社会培训和函授教学管理,大力压缩校外函授站点,进一步深化“培训+”模式,逐步实现精准社会服务;开发形成面向全国高职院校的培训项目库指南,立项省级高研班6项,对接政府部门开发项目课程体系23个。全年承接湖南省高职院校教学副院长、教务处长培训班等培训项目23项,对接开发区开展区校合作培训项目52项,完成三农培训1.8万人·天。2019年,实现继续教育创收9571万元,较去年增加1000多万元,其中培训创收达5000万元。

五、精准发力,高效能落实队伍建设举措

(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对接“双高”建设需要,出台《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制定(修订)《专业技术岗位内部等级晋级聘任工作实施细则》《职员管理办法》《教职工离职管理办法》《新进教职工工作考核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研究制定《辅导员职级晋升实施细则》,修订思政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业绩条件,积极推动辅导员队伍“三化”建设;启用“金职版”《国内学术期刊目录》,完成2019年职称评审工作,共评聘正高14人、副高24人、中级48人。出台《教职工在职攻读博士学历(学位)管理办法》,放宽申报要求、简化申报程序、加大激励力度。全年引进博士2人、内培博士3人,柔性引进博士3人;分两批聘用教师54人,辅导员、行政人员30人。

(二)深化教师培养培训。完善“新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兼职教师”分层分类培训体系,面向新入职辅导员启动三年成长助培计划,共开发教师发展培训项目33个,主办或承办教师发展活动393场,学校教师发展中心获评“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获批省访工访学41人,访工校企合作项目结题37项;选派3个月以上海外研修教师26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开展“师德颂”主题演讲比赛、师德先进谈初心、市劳模工匠进校园、师德先进报告会等活动,积极选树师德楷模,机电学院胡新华被评为省“师德先进个人”。重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3项,首次实现一等奖数全国第一;获省第十一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二等奖各1项。全年获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全国模范教师各1人,获评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首席技师各1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团队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实现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零”的突破;学校2个案例入选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

(三)深化干部队伍建设。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和好干部标准,制定和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办法》《专业机构负责人管理办法》《干部挂职锻炼管理办法》等制度,全年共提拔校中层干部14人、科职干部34,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挂职锻炼7名。坚持提拔干部“四必审”制度,加强干部档案个人重大事项的审核把关,执行干部选任事先征求纪委意见制度,做好干部的任前谈话和廉政谈话。途径拓宽党务干部培训方式,组织全校中层和党务干部开展集中学习培训,进一步提升党务干部专业化水平智能化精密制造实训中心章跃洪被授予“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称号,医学院护理党支部书记卢惠萍获评“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和全省高校“最受师生喜爱的书记”。

六、汇聚合力,高规格强化招生就创工作

(一)招生录取工作捷报频传。面对新高考的机遇与挑战,学校通过优化生源结构,合理配置不同招生模式的招生计划,精心制作专业介绍宣传媒介,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深化生源基地建设内涵,实施分层分类精准招生宣传。2019年统一招生考试录取成绩在二段线以上人数占比达85.9%44个专业投档分数列全省第一,生源质量继续提升。积极响应国家百万扩招,围绕文件精神制定方案,两批次扩招共录取新生817人,2019年累计录取新生9468人。

(二)就业服务工作稳中有进。将教师职涯成长作为深化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突破点,通过师徒结对、沙龙、培训、研讨等多载体助力教师成长,获首届全省职业生涯微课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3人被团省委聘为“浙江省青年讲师团”讲师;以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生涯成长为主线,通过竞赛、校友、实践多平台助力学生生涯发展,获得省第十一届职业生涯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入围决赛数和获奖数位居全省同类院校之首;以服务学生高质量就业为目标,集聚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源,完成100家高端就业基地建设,深化与杭州地铁、浙江轨道交通、上海铁路局等高端企业的就业合作。2019届毕业生7132名,初次就业率97.87%,毕业生留金率高出生源数8.8个百分点。

(三)创新创业工作硕果累累。根据“选、育、管、用”框架,推进创新创业“三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创客空间、丽泽空间、金湖创客汇、创业园等“双创”实践平台建设,共计入驻项目110余个,注册公司50余家。双创竞赛成绩突出,首次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高职唯一)和“挑战杯”浙江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全省高职唯一),获得浙江省第七届职业院校“挑战杯”创新创效竞赛特等奖5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1项、铜奖2项。2019年,共获得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国家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省级一等奖15项、二等奖24项、三等级22项。学校当选长三角高职院校实践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和创新创业教育全球联合教研室轮值理事长单位。

七、辐射引领,高站位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一)服务国家倡议再深入。持续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合作内涵。以申办鲁班工坊为契机,稳步推进穆桑泽国际学院建设,派遣2批次2名管理干部和3名专业骨干教师赴卢旺达工作,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644人次,建设教学资源577项,开展学术讲座3次,完成政策翻译5项;成功搭建Moodle教学平台,建设平台课程2门;在卢旺达首都展出的学校援卢职教成果“五个一”获得袁家军省长观展并点赞,海外分校办学入选世界职教大会优秀案例。圆满完成怀卡托国际学院续签评审、中美护理项目续签、中德合作试点项目申报等工作;多措并举做好留学生教育管理,全年新招收留学生160余名,在校留学生规模达350余人,比去年同期增长35%

(二)服务企业走出去再提升。创新机制服务浙江企业“走出去”,设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文化、技能培训工作方案,编制《阿拉伯语手势密码》等双语视频13个、课件5个、文化读本5本;推进“丝绸之路”语言培训,编写《酒店汉语入门》教材,开发了《阿拉伯语食品类词汇手册》及《阿拉伯语生活类词汇手册》,承办““一带一路””品牌营销国际化研究班和国际青年跨境电商训练营,提供各项技术技能及跨文化交流培训2000余人次。

(三)服务交流平台建设再拓展。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学习交流平台,加入金华市““一带一路””研究智库及““一带一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承办2019视觉艺术教育研讨会、宠物营养与健康国际研讨会及2019浙江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高职分会年会。协同金华市贸促会,举办2019年金华市中非文化合作交流周暨中非经贸论坛,助力金华市与卢旺达穆桑泽市共建友好城市。拓展中新怀卡托国际学院合作,建设优质专业资源,培育优质教学团队;与西班牙巴塞罗那足网语言学校签署合作协议,开发学生交流交换项目;与英国伯恩茅斯大学开展合作,新增教师研修项目一项。全年赴境外交流学生达148名,接待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119名。学校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国际化总体水平排行榜中名列第一。

    八、共建共享,高要求提升保障服务能力

(一)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扎实推进智能化精密制造实训中心(二期)、校友文化园二期、校园管网雨污分流提档改造、桃李公寓楼改造等4个重点项目建设和校园环境升级改造,完成总投资5575.17万元,总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进一步规范资产管理,完善学校房地产信息化登记,修订《房产管理办法》,明确各类公用房的使用管理。制定并严格执行《采购招标活动工作规程》,全年完成采购招标项目369个,采购金额23354.015万元(含16000万公款竞争性存放)。

(二)后勤服务持续向好。继续推进后勤公司实体化、规范化运行,设立金湖招待所,提高学校服务接待能力。紧抓质量关,实施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原则,确保食品安全原材料检查合格率100%。不断改善就餐环境,加强菜品创新、丰富菜品样式,师生就餐体验得到提升。全年累计完成各类报修1.8万次,修缮改造70余项,下达任务单350余项。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设立分类投放点38个,改造试点垃圾分类投放点3个,制作宣传指导手册3万多份。积极实施节能减排,学校被评为“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三)安全保障持续稳定。加大疾病防控力度,组织开展大型讲座1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多份,积极配合红十字会开展“防艾促检”宣传,完成青年学生艾滋病哨点监测工作。积极参与全市“禁毒联盟”,健全宗教工作体制,定期开展思想动态研判,设立全校综合性安全教育活动月,围绕“八个一”做好防骗警示教育,建立四方联动机制。重视群众信访工作,全年共收到来信来访116件,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集中开展校内借道车辆和乱停乱放车辆集中整治行动,加强校内交通规范与治理,普及自救知识开展各类应急演练21场次、安防教育30余场,持续保障校园安全稳定。

(四)和谐环境持续营造。召开学校六届三次“双代会”,及时受理和回复提案建议,提案答复满意率达93.8%;真心关爱教职工,设立洗衣服务点,扩大医疗保障服务面,举办荣休仪式,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全年慰问教职工119人;关注教职工素质提升,组织迎新年诵读会、插花、健身操、乒乓球、羽毛球、气排球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举办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培训,支持民主党派丰富“一党派一品牌”活动,扎实推进统战工作,民盟、民革、九三等3个党派有序完成换届工作。精准落实离退休干部各项待遇,开展形式多样的离退休党支部等活动,支持、鼓励老同志发挥余热,医学院陆月林老师获评省“最美银耀志愿者”。继续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共同推动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

2019年,学校全力推动各领域改革建设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面对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和“双高”建设的新要求,学校还存在众多难点和不足,需要全校上下进一步认清形势、正视差距,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一是要贯彻新理念,积极顺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紧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脉搏,增创改革发展新优势。二是要开辟新路径,聚焦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和倡议新兴产业发展,增强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质量和效率,增创转型升级新优势。三是要培育新动能,充分发挥校内外资源和优势,主动对接高层次人才,着力“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及团队建设,增创人才集聚新优势,以此全面推动学校“双高”建设迈出坚实稳定的步伐。


(责任编辑:)
[关闭页面] [打印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