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职新闻

郑红卫:我的平凡之路

来源:公共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作者:张羽 吴可欣时间:2023-10-11浏览:42设置


他曾多次带领金职田径队出征省田径锦标赛、省大运会田径项目等比赛并载誉而归,个人荣获浙江省“十佳教练员”称号,被评为校“十佳教师”“先进工作者”等。田径伴随着他求学、工作,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就是公共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军事与体育工作部的郑红卫老师。

            

追风少年,一路向北

郑红卫自幼受哥哥——新中国首个“亚洲飞人”郑晨的影响,喜欢田径运动。他初中就读于金华市乾西乡初中,初一开始正式接触田径训练,并在当时的罗店区中小学生田径比赛中因成绩突出被市少体校教练选中,初二便进入了金华市少体校开始田径训练,期间代表金华市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在省级竞赛中多次获得前三名的成绩,竞赛经历十分丰富。

     

求学期间的郑红卫(左一)

      

1984年,郑红卫考上了北京体育学院体育系(北京体育大学前身),开始系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和教学知识。郑红卫主攻田径项目,考取了100m、跨栏、跳高、跳远、三级跳远等项目的国家二级运动员等级证书。

在北体求学期间,郑红卫曾参与1986年全运会的开幕式团体操演出,且多次参与中日友谊赛、中韩友谊赛等各类国际交流赛的裁判工作。此外,还参与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测试工作,跟随导师从事体质教育实验研究。北体四年时光,为郑红卫从事体育教师工作埋下伏笔。

        

回到梦开始的地方,继续冲刺

1988年大学毕业后,郑红卫被分配至金华市第一中学,成为了一名体育老师,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1993年,随着下海经商的浪潮,郑红卫辞职下海,自谋职业。下海期间,郑红卫仍念念不忘校园中的学生。19969月,他又重返校园,考入金华理工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前身),再次成为一名体育教师。

曾经的金华理工学院,训练设施条件落后,在篮球场水泥地借用上课、训练是家常便饭的事。从金华理工到金职院,郑红卫上过田径技术理论课、篮球课、定向课,授课人数累计约24000余人次,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始终坚持在体育教育一线。

风吹雨淋也好,烈日当头也罢,郑红卫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带队训练,从一开始的主攻田径跳跃类项目,到逐渐涉猎短跑类、投掷类和跳跃类,郑红卫在田径场成为了一名全能的教练。训练期间,每天下午三点半雷打不动地到田径场报到,一周六练。在赛前一个月还会加练找节奏,由原来的一天一练变成一天两练。

在田径场不断经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中,“小郑”慢慢变成了“郑老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正是郑红卫坚持不懈的训练,带队成绩显著:2009年首次带队出征第一届浙江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获6金7银、乙组团体第二的好成绩;在第十三届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中,金职代表队获10金12银、乙组团体总分第一的历史最好成绩,其中郑红卫亲自执教的学生获4金4银,并破4个省大运会赛会记录。赛后同学们用体育人特有的庆祝方式,将郑红卫高抛以示感恩。

   

第十三届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

     

日常训练

     

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大贡献

教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具有养德、益智、勤劳、尚美的育人作用,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郑红卫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也以此作为目标,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带领新教师共同探索广大学生体质健康之路。他为新教师们传授教学经验,帮助新教师加快转变教师身份,合理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带领新教师经常开展磨课交流活动,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倾囊相授给新教师,帮助新教师走得更高、更远。

郑红卫除了做好日常教学、训练工作之外,还积极投身全民健身事业,多次进社区进公园为市民提供健身公益指导,认真履行社会体育指导员职责,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模范带头作用。

从教近三十年,郑红卫有过初入校园的踌躇茫然不知所措,也有过再入校园目标明确勤勤恳恳品尝过金湖田径场风吹雨淋的味道,也享受过赛场高抛喜悦之情。再回首走过的来路,郑红卫依然坚持以体育人的初心和衷心。我们相信金职在一代又一代辛勤教师的努力下,定会培养出越来越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责任编辑:王璐)
[关闭页面] [打印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