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职新闻

沈晨:网络世界的“守门人”

来源:信息工程学院 金职映像工作室作者:郭天鹏 范午芊时间:2019-11-27浏览:1964设置

学校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日常就是“吃饭睡觉打漏洞”。大众对他们这一类人一贯的看法:枯燥生活的“技术宅”,异于常人思维的“怪咖”。

但走近他们,你就会发现他们的确有着不一般之处,他们几乎无一例外都有着这样几个标签:“学霸”“热爱技术”“道德洁癖”……他们聚集在一起为维护网络世界安全而努力奔跑,他们在信息的高速洪流中自由野蛮的生长。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金职院信息安全创新实验室成员。今天故事的主人翁就是这个团队的指导老师——沈晨。

                                                   



                                        

                                         


“硬+软”打造创新班

                 

“穿了十三年军装,干了十多年的网络,魂在这上面了,总还想着干这行。”沈晨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的一名技术军官,退伍之后,他转业到好用的足球竞彩app信息工程学院,开启了网络专业里全新的网络安全方向的教学研究工作。

通过不断的课堂实践,沈晨发现学生中对网络安全感兴趣的人很多,基础好的苗子也不少。“我就在想怎么把学生们的这股劲拧在一起,形成一个学习研究型团队。”沈晨回忆说,当时恰逢学校探索分层分类、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这让他找到了方向。2014年,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沈晨作为团队负责人,挑选了3个学生,4个人组建了信息工程学院第一个采用课程置换方式运行的创新班“信息安全实验室”。

实验室成立初期压力很大,没有任何的硬件条件,实验室是由老师的办公室改造的,里面的设备也都是模拟或者外借的。如何解决设备落后、平台简陋等问题,成了当务之急。“当时,我们帮助省市通报中心处理了一些事件,期间与浙江安远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频繁接触,就萌发了开展政校企合作的想法。”沈晨说。打定主意后,沈晨第一时间与浙江安远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联系,双方开展了第一次校企合作,成功完善了实验室平台建设。从那以后,实验室又陆续与启明星辰、天融信、绿盟等政企单位开展了项目合作,实验室设备和平台得到了有效改善。


                    

                                                            


                                     

                                       

硬件设施问题解决了,紧随而来的人员紧缺、学生技术不够等问题,又给沈晨带来了新难题。“因为学校的资源有限,学生平时只能靠实训平台和模拟平台训练,他们的实操技术是不够的,碰到复杂的网络问题就完全应对不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完善学生管理体系是关键。为此,沈晨一方面积极采取实际项目的教学方式,与公安和国家的安全部门合作授权,把外面的实际安全项目引进,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攻击项目锻炼;一方面将企业CPI考核模式、师徒结对等模式引入实验室管理,针对实验室团队进行分组绩效考核,提升团队综合实力。

在沈晨的带领下,实验室日渐走向成熟。短短五年,信息安全实验室不仅成为金华市公安局网络警察训练基地,更是入选浙江省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技术支撑单位。师生团队也从最初的4人(一位老师),发展到两个小组27人的团队(四位老师,其中两位老师来自于实验室培养后留校的优秀毕业生)。

                            

“严+管”育网络人才

                                     

在实战训练中,沈晨发现网络安全行业有“非知攻焉知防”的特点,随着各类产业出现,一些人找到了赚快钱的渠道,不需要高深的技术,一个小黑客每个月可以赚上百万甚至千万。“我们经常发现黑客攻击,要进行有效防御必须要知己知彼,所以学生们要模拟黑客攻击,而掌握了攻击技术的学生,就很容易受到‘武功反噬’的影响——黑客产业,这个每年有上千亿产值的犯罪行当,对涉世未深的学生,有着非常大的诱惑力。”沈晨说。

随着这群“黑客”们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沈晨觉得第一要务就是统一思想,加强意识。他深知网络安全工作没有中间带,实验室里都是实战项目不是模拟环境,一旦出现问题后果无法承担,必须守牢高压线!因此,每届入选实验室的新生第一件事就是统一思想,加强法律法规、保密意识以及业务流程的教育管理,同时签署保密协议,并且有两个月的考察期。



                                        



                                                

网络161班学生陈深梓是实验室成员之一,2019年毕业受邀前往中央网信办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实习。说起沈晨,他充满感激,“沈晨老师在我一进实验室的时候说‘大学=毕业证+学到一门技术+谈一场恋爱’,别看他平时很随和,但在工作和教学上是非常严格、负责的。没有沈晨老师的帮助与指导,我想我也不可能能进入中央网信办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

网络142班学生王晴是毕业留校的实验室老师,2015年进入实验室至今,见证了实验室的发展。“信息安全实验室就像一个‘家’,而老沈就是我们的‘家长’。”王晴激动地说,“从15年进入实验室以来,老沈带领我们在‘战场’里南征北战,每当我们的防线被攻破,老沈就像一个‘大BOSS’将入侵者全部拒之门外,他总能带领我们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白+黑”护网络安全

                    

磨难是财富,沈晨的实验室在挨过狂风骤雨后愈发像星子般璀璨明亮。2018年,沈晨带领师生团队参加中央网信办、教育部高教司联合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组织的本专科混合竞争的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中,作为全国总分最高的高职院校,也是唯一一支入围决赛的高职院校,获得三等奖。

随着影响力不断提升,实验室的工作和任务也愈发艰巨。因此,加班加点成了实验室师生的常态。一次,正值国庆七十周年前夕,有单位出现网络安全攻击事件,大量敏感信息和个人信息被放到暗网上进行买卖。沈晨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堵住信息继续往外泄的可能性,其次分析可能信息泄露的源头,这样临时性的任务又正值午夜,沈晨这边人数不够,只能靠通宵加班加点,等窗外天蒙蒙亮,才基本解决了问题。



                                   



                                          

“这样的场景确实记不清次数了,尤其在国内重大活动的安保期间,类似的突发应急情况不少见,我们实验室必须是24小时全天有人值班。”沈晨告诉笔者,像之前的十九大、G20这些重大活动的安保问题,要提前半年或者一年就开始准备。越到节假日就越要占位值班,春节后就开始工作,早八晚八,暑假学生和老师也都留在实验室,进行集训和安保工作,几乎没有一天休息。

“累并快乐”是沈晨对这份工作的形容,他说,做网络安全不为其他,只因热爱。“有不少人问过我说,你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没有报酬的,属于公益活动,你觉得值吗?我始终觉得很多事情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在我学习和理解的国家安全观里,就有一种不忘初心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会在每次抵御住黑客攻击,保护网络安全后得到一种满足,而这种满足,远非报酬所能比拟。”沈晨说。

                            

“守+心”迎接新挑战

                      

因个人表现优异、成绩突出,沈晨获得金华市公安局授予的网络安全特聘专家称号,同时也是学校第六届师德先进个人。谈及这些荣誉时,沈晨表示“荣誉其实是一种任务书,很像部队里的冲锋号,是起点而不是终点。”


                                     




                                              

五年来,沈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实验室成员建立了党建服务站,承担了国庆、G20峰会、十九大、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各大重要活动安保任务,开展了各项社会服务与活动。数年下来,实验室累计检测、发现、上报漏洞5000余个,应急响应100余次,多次有效狙击网络黑客和敌对势力的网络攻击,有力的保障了政府部门网站的安全。

20191014日,金华市网络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发来感谢信,感谢信息安全实验室在国庆安保期间完成了120余次的技术支持、实地检查、情况预警、应急响应等行动,为庆典活动的顺利完成做出了积极贡献,并颁发了技术支撑先进单位。

有了成绩,更要努力。谈及实验室接下来的发展,沈晨希望实验室的人数能再多一点,人数能达到一个班以上。“现在国家网络安全人才的缺口还是比较大,希望能借着这个平台随着他们的努力能有更大的影响力,更上一个台阶。平台大了,对学生来说就能得到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实践项目,有更多更高端的就业机会,以后的职业道路能更加宽广。”


(责任编辑:)
[关闭页面] [打印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