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职新闻

陆月林:爱,让生命如此丰盈

来源:医学院作者:时间:2019-11-04浏览:2344设置

每一份执著的追求,必蕴含着深沉的爱。陆月林,一位年逾九十而不“下岗”的老太太,一位在教育战线和护理工作上辛勤耕耘了70余年的老教师,一位视“病人利益高于一切”的老护士,用她平凡而炙热的人生向我们展示了这种爱的风采。每一个熟知她故事的人,都能从中感受到个体生命与事业息息相通、紧紧相依的深厚情怀,感受到朴实奉献的人生真谛,感受到普通榜样的崇高力量,并深深为之动容。



                                     



                                   

                                 



一次急患、几次选择,“护理”成了她一生的关键词

       


陆月林出身书香门第,18岁时,一次突患的重伤寒将她掷在生死边缘。是护士的及时发现和抢救带给她新生。感激之余,陆月林深有体会:一个人生病需要关心的时候,是护士最亲;一个人离开人世的时候,还是护士最近。那时,陆月林便毅然决定了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当一名充满爱心的护士。

抱着对护理工作的美好信念,18岁的陆月林踏进了“上海协和高级护士职业学校”的大门。三年半的寒窗苦读,陆月林掌握了扎实的护理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毕业后留校任教。1947年调任金华福音高级护士职业学校,自此,陆月林担任过学校的校长、教务处主任,也做过普通教师,担任过医院的护理部主任,也做过普通的护士。不管在哪里,不论从事什么岗位,她对护理事业的深情不减,献身护理事业的理想未变。如果有患者称陆月林为“陆医师”,她总会微笑着更正 :“我是护士,不是医生。”如果给她照相,她必定带上护士帽,穿上白大褂,留下护士最纯洁、神圣的形象。


                                            



                                        


若要问她何以这般执著?她会轻描淡写用“口渴饮水”作喻,来表达自己离不开护理事业的自然深情。“文革”后,医务人员奇缺,身边很多护士改行做了医生,陆月林仍坚守在“侍候人“的护理队伍里默默劳作,护校原校长王禄昌对陆月林的印象是:没日没夜地,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寒假,老师们休假在家,可她不是在学校,就是在医院。大年初一,她早就跑去医院给实习生们拜年了。她这样忘我地工作并不求什么报酬,就连每月40元的班主任津贴,也用作班里的奖励基金。

“能在有生之年,为学校的建设,为护理事业多做一点事,就心满意足了。”陆月林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她甘为学生的“试验田”,甘做人才成长的助推器

          


陆月林是一位护理事业的践行者,更是一位护理事业的传承者,陆月林始终把培养人才视为义不容辞的使命,而且善于站在全局的高度,从长计议,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上下苦功夫。


                                                        



                                        

                                            

“身教重于言传”,是陆月林始终践行的教学理念。实习阶段,学生练习头皮针是一项重要的教学项目,而要找一个让学生试验的对象确是件头疼的事。有一天,陆月林来到病房,兴致勃勃地告诉学生,“今天我给你们找来了一个很好的病人。”上班时间到了,学生们问病人怎么还没来呢。“我就是病人啊。”陆月林爽朗地说。学生愣了,没人敢动手。是啊!他们怎么忍心在七十多岁高龄的老师腿上练针法呢?“你们不扎就是对不住我,快扎!”学生拿着针头,一针,没有进去,再扎,还是没进去。“今天你们每个人都要扎进去才能结束。”陆老师斩钉截铁的话语,不容违抗。同学们一个个地轮流扎着,陆老师腿上青一块、紫一块的疙瘩也在一个个地增加。后面的学生噙着泪,陆老师始终微笑着……

作为金华护理界的元老,陆月林的所想所为不仅限于班级、学校。为了提高在职护理班队伍的整体素质,她积极倡导,办起了护士长培训班,并亲自挂帅主讲;她倡办了带教老师培训班,并坚持深入临床一线,悉心指导年轻的带教老师。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提高护理人员的职称、待遇,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在陆月林心里,年轻人的成长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续。


                                            


                                                    


                                             


病人似亲人,她成为了金华人心中的“提灯女神”

                          


“病人的利益高于一切”是陆月林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原则。作为金华第一福利院的顾问,福利院也是陆月林和学生们常去的地方。双休日,她带领学生去福利院为老人、孩子进行生活护理。有位90多岁的老人,因为被裹缠过小脚,长期不愿洗脚,经过陆月林和学生的多次劝说,才接受。学生们用热水为她一连洗了三次,然后把她的小脚抱在怀里细心地修剪了足茧和指甲,老人感动得老泪纵横。有个孩子因为经常遗尿,陆老师每天送去一个鸡蛋,为他针灸治疗,半个多月,孩子不再尿床了。每次看到陆月林来福利院,老人们就开心地叫着:“陆老师来了!”孩子们也会“金华奶奶”地叫着她。


                             

                                   



                                                            


30多年来,福利院不知留下陆月林多少足迹。最可贵的是,每年的大年三十,她都要到福利院检查迎春准备工作,只有等各项工作安排就绪,她才放心回去与家人团圆。年初一、初二,她必定是在福利院度过,与她一直关爱着的老人和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节。

护理学的开创者南丁格尔被称为“提灯女神”,源于她在战乱年代,不畏辛劳手提明灯夜晚照看病人的形象。陆月林就是这样一位可敬可爱的人,用她的技术和爱心,照亮了一个又一个患者的生活。金华知名的词曲作家鲁客、孔迪专门为陆月林谱写了歌曲《老师护士奶奶》,广为传颂,她成了金华人自己的“南丁格尔”。



                                 



                                       


                                    

因为爱,“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

                    

为了让更多的偏瘫患者再次站起来,陆月林组织了一个社区康复志愿服务组,利用空余时间为社区偏瘫病人开展义诊服务。几年中,服务组先后为60多名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和训练,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40﹪的病人能够重新站起来。陆月林还根据自己的实践,与人合编了一本《中风病人手册》,印刷2000多册,送给患者及家属。

活到老,奉献到老。为了她牵挂的这些病人,为了她的“退而不休”的工作,陆月林放弃了一次次外出旅游的机会,她从不离开金华,也不能离开金华。

                                 

                                          





                                                            




活到老,学到老。虽已耄耋之年,陆月林的思想却一点也不落伍,她对护理科学动态的了解绝不逊于年轻人。平时,哪位护士或老师参加学术会议带回了材料,她总要借来“学习、学习”;有人开会回来报告学术动态,她总要求学生和她一起去听。医院里护士们所撰写的论文,经她修改、指导后,采用率高达61%

别人看到陆月林银白的发,硬朗的身板,总要问她长寿的秘诀,陆月林总是笑答:“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动手,要说秘诀的话,就是帮助别人,乐于工作,在将爱心奉献给病人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开心和幸福。”我们想,她是一个真正懂得生活的长者,懂得爱、懂得人生的尊者。







(责任编辑:)
[关闭页面] [打印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